高品質工裝,多年沉淀,鑄就品牌
1、認真的態度決定人生
他就是我們的公司董事長于慶來先生,如今的一談到定制就聯想到“高端”兩字,不同的是,那個年代的服裝定制基本還停留在對價格和款式的注重,而且,只要用心地做好每一單。正是我們的用心,為他贏得了一批固定的客戶,那就是附近的居民還有人民日報社的記者們,一有什么重要活動需要新裝時,報社的記者就都會到他這兒來做,不僅因為價格公道,最重要的是他做的衣服無論款式還是質量都是極好的,一點兒也不遜于某些知名品牌的品質。
因為對所做服裝精益求精的要求,于慶來的定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口碑傳播為他贏來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服裝訂單,是給“魯能”物業這樣的大公司做200多套夾克。200多套,這個數字在現在實在不值一提,但對于當時的于慶來來說就好像天上掉下一個極大的餡餅,年紀輕輕的他甚至沒有想過自己能拿到這么大的單子。驚喜之余,于慶來開始猶豫,由于人手的不足,他怕不能如期交貨,于慶來說:“那時的我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對方一再強調看中的是我們制作的服裝的品質,而且時間可以再寬裕些,有5個月的時間,這無疑給我吃了一個定心丸。5個月的時間不可能200多套的夾克都做不完。現在想來,總是非常慶幸有了這次的機會,這可以說是我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于慶來親自負責裁剪和制作,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容不得半點馬虎。就這樣,他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于慶來看到了自己的潛力和實力,心里也有了做大做強的想法。但他的想法卻遭到家里人的反對。原因很簡單,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裁縫鋪,不愁吃穿就行了。年僅20歲的于慶來在家人的勸說下就把 “做強”的計劃擱淺了。
然而,幸運之神又一次眷顧了于慶來,也可以說品質又一次為他贏得了未來,他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大單,為一所中學的老師做西裝,一共100多套。眾所周知,西裝對工藝的要求相當的考究,制作起來比其他服裝都要繁瑣。而且,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這是擺在于慶來面前最大的難題,但這又是于慶來的希望,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經過內心一次次的斗爭,于慶來作出了抉擇,那就是接下訂單,況且,他也不想讓慕名而來的客戶失望。
接下來,于慶來迅速地集合了工人,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大家齊心協力、勁頭十足,通宵達旦地趕工,用于慶來的話說,那段時間他和工人們渾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勁。最終,僅用了一個月多的時間,100多套西裝全部完工,那時距交貨日期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于慶來以自己的努力又一次贏得了客戶的贊譽。
經過一次次的磨練,于慶來堅定了自己的創業夢想,終于不顧家人的阻撓選擇了把自己的小作坊做大、做強。依據自己的實力,于慶來選擇回到自己村擴大場地規模,并招攬人才、購買各種大機器設備,下定了決心尋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2、重品質贏得客戶心
后來的發展中,于慶來的工廠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當然名氣也越來越大,當年讓他猶豫再三接下來的所謂大單,現在已然不在話下,比那多幾十倍、幾百倍數量的訂單已屬常態。現在于慶來已經積累了數以千計的客戶,其中不少是著名的企業。像現在家喻戶曉的格力空調就與慶來創新服裝服飾公司有著長期的合作,每年格力空調都要定制2萬多套的工服。此外,奧運會上的所有后勤服裝、同仁堂所有分店的店員工服、蒙牛集團旗下的工作人員服裝等都是出自慶來服飾。不僅如此,像有些顯示器公司具有特殊技術含量的服裝、中電特檢的所有工作人員服裝等具有科技含量的服裝也一樣出自慶來服飾。在北京街頭,隨便登上一輛出租車,就會發現計程車司機所穿服裝也都是由北京慶來創新服裝服飾公司制作的。目前,慶來的工服定制已經擴展到各行各業,多年來公司一直秉承著“客戶至上”的原則,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也因為這樣,贏得了新老客戶的心。
于慶來總是想客戶所想,為客戶著想。有一次,一家大型制造電子顯示屏的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找到于慶來,要做1000多套防靜電的滌棉服裝。企業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讓員工穿著更舒適,但于慶來認為,滌棉面料做成的衣服雖然吸濕、透氣,穿著舒服,但并不適合在高溫和密封的環境下穿著,因此建議對方選用全棉防靜電阻燃材質的面料,但是,對方沒有接受于慶來的建議。雖然,于慶來本著負責的態度又多次提出改換面料,但對方還是堅持選用滌棉面料。無奈之下,于慶來只好按照客戶的要求做了工服。
沒過多久,當工人們穿上新工服生產出第一批顯示器的時候,問題出現了,顯示器經檢驗全部不合格,究其原因就在于工人們身上所穿的滌棉工服,滌棉服裝在高溫的環境下,表面會附有很多細小纖維,而這些細小纖維在高溫下會分解而依附在顯示器上,以致于這一批的顯示器全部不合格。這時定制服裝的負責人才意識到于慶來不僅僅是生產的產品質量過硬,而且個人亦是專業和負責的。于是又一次找到于慶來,聽取了他的建議,經協商雙方共同設計了一套在高溫下不變化,而且穿著舒適的服裝。這件事不僅為于慶來贏得一個永久的客戶,還再一次在業內樹起良好的口碑。
3、未來之路怎么走?
一次次的成功使“慶來創新服裝”在工服行業中享有盛名。于慶來開始思索企業未來的路應該怎樣走?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均工服的消費量在1套左右,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平均每人每年為6~7套左右,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工服占整個工服行業比重偏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和相對成熟的男女裝市場相比,工服行業還顯得相當稚嫩,相對混亂無序。在于慶來看來,工服行業目前這種混亂、無序的競爭態勢終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打破。屆時,能在市場中存活的企業,靠的是對未來市場格局的戰略把握。
在于慶來的設想里,企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自然而然就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品牌之路。如何迅速上位,突破自身人才、環境、設計等環節的困境,在市場中穩居前列,是他思索最多的問題,目前,一切都在嘗試中摸索。工作之余,于慶來不忘充實自己,一些知名管理培訓方面的課堂上,總能見到他的身影,在自身能力的提高還有公司的管理上,他一直努力著。